131-7653-6995
审核知识丨审核现场如何合理给出认证范围?审核员须知
近期,安徽某家认证机构,因超出批准范围从事认证活动,认证过程中减少、遗漏程序等行为,被处以罚款2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28800元。
对于超出认证范围,主要还是证书上体现的认证范围,企业实际经营并不存在,造成的被处罚。
今天这期内容,围绕认证范围这一话题,我们展开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审核员,如何在审核现场精准确认企业业务活动,合理给出认证范围?
按照如下6步,确认企业认证范围,万无一失。
【第1步】确认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
1、需要明确认证范围是否处于企业的营业执照所涵盖的经营范畴之内
注:并非营业执照上的所有内容都必须纳入认证范围,因为营业执照所描述的经营范围往往较为宽泛。
2、确保所申请的认证范围与企业实际进行的业务活动相符
注:虽然营业执照中可能列出了多项经营范围,但并不意味着企业正在或已经开展了这些所有活动。有时,营业执照上记载的内容在实际经营中可能并未得到体现。
【第2步】确认企业的许可资质
企业在申请认证时,需确认其是否隶属于特殊行业范畴,例如是否涉及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施工资质要求、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或CCC强制认证等。只有当企业已持有这些特定行业所要求的相应资质后,相关业务范围才可被纳入认证考虑之中。
【第3步】确认企业的经营记录
认证范围中所包含的内容,应当有企业过去的经营记录作为支撑,这些记录可以包括采购合同、销售合同、采购及销售订单等相关文件。
【第4步】确认企业的核心业务
企业在实际运营中的活动,特别是那些构成其核心业务的部分,通常是企业主要收入来源,并且是企业最为熟悉和擅长的领域。将这些核心业务纳入认证范围,能够确保所建立的认证体系既有效又实用,因为这些领域直接关联到企业的专长和主要盈利点。
【第5步】确认企业的自身需求
企业应当基于自身的实际需求来确定认证范围,尤其是当企业产品种类繁多时,更需依据日常的生产经营需求,比如客户的特定要求、招投标项目中的订单要求等,来精准界定自己的认证范围。
【第6步】确认认证范围的注意事项
在确定认证范围时,需谨慎避免范围过大。一些企业可能误以为认证范围越广泛越有利,然而,实际上过大的范围可能带来认证难度的提升及成本的增加,甚至可能导致审核失败。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来合理确定一个既符合实际又便于操作的认证范围。
综上,确定管理体系认证范围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通过明确认证范围,可以确保认证机构对组织的核心业务和活动进行全面评估和认证,从而保证认证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审核员的专业性,不仅仅是认证机构的要求,更是作为审核员,规避自身审核风险的关键。
快速报价
服务优势
中质捷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领先的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机构,业务覆盖全国并拓展至德国、美国、日本等十余个国家,累计服务客户超5000家。公司以“为客户创造价值,助力每一家客户持续成功”为使命,在山东、长三角、珠三角设立核心业务基地,并建有青岛技术研发中心,汇聚115名专业人才(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5%),致力于通过技术革新与定制化服务,助力客户实现持续成功。
公司核心优势包括专业团队、高效服务与行业深耕。60余位全职咨询师及讲师均具备跨国企业与多行业服务经验,提供从体系认证(如ISO三体系、IATF16949汽车标准、AS9100航空体系等)到流程优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覆盖汽车、航空航天、医疗、能源等20余个领域。通过“一对一服务团队”模式,确保客户需求快速响应,并辅以目标保障、免费答疑、行业资讯分享等持续支持,助力企业提升管理效能。
中质捷组建了涵盖项目总监、技术专家、客服监管的专业团队,确保项目全流程高效落地。同时提供多元培训服务,包括ISO内审员课程、行业工具培训(如VDA6.3、五大工具)及定制化企业内训,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赋能客户。
凭借扎实的行业积累与创新服务模式,中质捷已成为多领域企业管理升级的首选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