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知识丨审核现场,如何判断关键过程?(新手适用)
关于现场审核时,企业是否涉及关键过程,如何进行识别和判定,这可能也是大多数人存在的疑问。
本期内容,我们通过如下内容,给大家进行分享,仅供参考!
-
梳理企业体系文件(如质量手册、环境因素清单、危险源登记表),明确其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及合规义务。 -
结合内审报告、管理评审记录和历史不符合项,识别需重点关注的环节。 -
基于三体系标准:
-
-
质量(ISO 9001): 关注直接影响产品/服务符合性的过程(如设计开发、生产制造、检验测试、客户投诉处理)。 -
环境(ISO 14001): 关注严重环境影响的环节(如废水/废气排放、能源消耗、危废管理)。 -
职业健康安全(ISO 45001): 关注高风险作业(如高空作业、化学品操作、设备维护)。
-
-
检查企业是否对关键过程有明确的控制程序(如作业指导书、应急预案、监测计划)。 -
检查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评估记录,确保覆盖高风险工序(如废水处理、高空作业)。
- 重点勘察生产车间、危废存储区、实验室等区域,验证设备运行、污染防控及安全措施是否达标。
- 询问操作人员对控制要求的掌握程度(如工艺参数、应急流程),并核查管理层对绩效数据的监控(如事故率、排放指标)。
- 分析质量、环境与安全的关联性,例如,某生产工序既影响产品质量(如温度控制),又涉及高能耗或危废产生,需综合判定为关键过程。
- 确认法规强制要求环节(如特种设备许可、污染物限排)是否纳入重点管控。
过去频繁发生不符合项或事故的环节(如设备故障频发的生产线)。
以上,为识别及判定关键过程的3步骤,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即可。
【关注审核记录与报告】
对于关键过程涉及的记录与报告,在审核现场,要注意审核查看,具体如下:
【掌握识别关键过程的技巧】
根据三体系标准条款和企业特点,提前制定关键过程审核清单。
通过企业提供的KPI(如质量损失率、碳排放量、工伤率)验证关键过程的有效性。
【注意常见误区情况】
某些支持性过程(如设备维护、培训)可能间接影响质量、环境或安全,需综合评估。
避免仅依赖文件描述,必须通过实地观察验证执行一致性。
不同行业/企业的关键过程差异大,需结合具体业务场景分析,根据行业差异灵活判定,避免“一刀切”。
通过系统化识别与多维度验证,可精准识别企业的关键过程,提升审核深度,为企业持续改进提供切实依据。
넶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