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丨人人都在提质量,但你真的理解它的定义吗?
我们一直在讲要提高质量,可是质量是什么呢? 标准里面有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 ”我们在讲提高产品质量的时候,有哪些具体的指标可以衡量呢? 这些指标的意思都清楚吗?
我们来和大家一起复习、学习一下。
1、质量事故
定义:
每年由于产品不合格引起的生产停顿次数。 导致公司停止发货,停止生产或者要求将已制造的产品进行修正。
目的:
用作整体结果度量,反应由公司质量事故次数引起的产品不满意,以利于集中精力解决问题。
公式:
质量事故 = 每年公司定义的质量事故造成的工厂生产停顿次数。
2、顾客验货一次通过率
定义:
指交付的产品,一次通过顾客验货合格接收的数量除以交付产品的总数量。
目的:
公式:
顾客验货一次通过率%=(一次通过顾客验货合格接收的数量/交付产品的总数量)×100%。
3、产品入库检验合格率
定义:
产品入库检验合格数量除以入库检验总数量所得。
目的:
用作过程度量,用来衡量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
公式:
产品入库检验合格率%=(产品入库检验合格数量/入库检验总数量)×100%。
4、进料检验合格率
也叫“来料一次检验合格率“
定义:
一定时间内,进料检验合格数量除以进料检验数量所得。
目的:
用作结果度量,用来监控供方供货质量水平。
公式:
进料检验合格率%=(进料检验合格数量/进料检验总数量)×100%。
5、批量不合格率
定义:
指在一定期间内,在所有的检验批中,若因检验判定不合格而整个检验批需要返工(或返修或报废)的批数占总的检验批的批数的比例。
目的:
用作结果度量,用来监控过程整体质量水平。
公式:
6、百万分之不合格品数
也叫“顾客退货率或产品不良率”
定义:
每百万件产品中客户退货/拒收的数量或不合格产品数量占全部发运数量或全部生产总数的比值。
目的:
用作结果度量,来全面显示产品不满意造成的影响,使得集中精力解决问题。
公式:
顾客退货率 = 退回件数/发货件数产品总数量 *1,000,000 或产品不良率=不合格总数/产品总数量 *1,000,000。
7、零件加工不良率
巡检合格率或工序合格率
定义:
巡检合格率或工序合格率即零件生产过程一次合格数量除以零件生产总数量所得或加权平均所得; 零件加工不良率为零件不合格总数出除以零件生产投入数量所得。
目的:
用作过程度量,用来确定生产工序过程的质量水平。
公式:
8、废品率
定义:
该百分比由废品材料费用除以总生产成本或由废品总数量除以产品总生产数量得到。
目的:
用作结果度量,来确定过程是否按照规范化进行零件生产和装配。
公式:
废品率%=(废品的材料金额/总生产成本)×100%或(废品总数量/产品总生产数量)×100%。
术语:
9、返工率
定义:
花费在返工活动中时间的比例,由返工工时除以生产劳动工时或返工(返修)品的总数量除以总的生产数量得到。
目的:
用作结果度量,来强调那些在第一次质量中需要改进的操作工位。
公式:
返工率%=(返工工时/总生产劳动工时)×100%或(返工(返修)品的总数量/总的生产数量)×100%。
术语:
10、质量成本
定义:
简单定义为一定时期内的故障(损失)成本。
目的:
用作结果度量,用来反映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综合成果体现。
公式:
术语:
● 审核知识丨GBT42061(ISO13485)体系认证审核要点